close


熱心ㄉ老師~(還跑去她家玩~詳請見<巴里島-烏布地區植物編織初探(三)>


哈我的獎狀封面~(注意!重點是後面ㄉ人,笑的也超開心)



 


在峇里島,時間有限的情況下,參加烏布地區魯基桑美術館、ARMA美術館所開設的藝術文化課程。魯基桑美術館創立於西元1954年,烏布地區歷史最悠久的美術館。開課課程包含有皮影戲偶的製作、甘美朗音樂學習、蠟染、木雕、傳統繪畫、編織籃子、峇里舞蹈等課程,結合了當地的藝術家,來開設各種文化、藝術相關課程。ARMA美術館西元1996年成立,是Agung Rai為保存峇里的民俗傳統所展示的傳統繪畫、當代印尼、國外藝術家作品。另外還可以預約學習峇里島的祭品製作、繪畫、歷史、音樂講座。因此挑選魯基桑美術館的編織籃子課程、ARMA美術館的祭品製作與植物編織等較相關的課程來學習與紀錄。


 


魯基桑美術館的編織籃子課程:以處理過的三種不同顏色的棕櫚葉材料、兩種不同造型的小籃子(小盒子)提供給學員製作的範本與成果呈現。以一對一實際操作的教學方式,先由老師示範一遍,再由學員依照模仿一遍,此 時 老師在旁邊輔助。這一類的教學,必不著重課程技術的講義發放或是製作小祕訣的提醒。而是利用身教來代替言教,教者並不會特別說明或是提醒編織籃子的技巧。反而是藉由編織籃子的重複特性,一再而三的提醒手部的操作過程,讓編織籃子的技術透過重複的特性讓學員明白理解籃子的製作。


 


ARMA美術館的祭品製作課程,主要是以鮮嫩的椰子樹葉以小刀做切割的動作,同時以細條的竹支加以穿透組合成為祭品的底盤。這些底盤可以透過椰子葉的切割變化組合成各種造型。同時課程中以三種造型的祭品底盤以每種造型製作6個祭品為單位的練習,來供學員學習。學習中採用一對一教學,但是對於小刀的切割用法,由於需要經驗的練習,所以這部份僅共學員嘗試一小部分的切割練習(以避免之後成果製作的不協調性以及材料上切割錯誤的浪費)而主要的練習在於使用切割好的椰子樹葉利用細竹枝組合的部份,這一部份需要極大的耐心與小部份的技巧,才能將細小的竹枝穿透過層層的椰子樹葉銜接起來。這一步驟的完成使祭品製作完成約80%的空間,接下來使採用新鮮的花朵與香草來放置祭品底盤上面,常用的花朵包含藍色繡球花、黃色百日草、紅或粉紅的秋海棠花朵、雞蛋花、香草等基本花朵來完成祭品的製作。同時,在正常情況下祭品祭拜時,在製作完的底盤和放置不同花朵之後,還須放至一些米、一小段甘蔗(或是糖果餅乾),最後再灑上聖水與燃香才能達到與神明或是邪魔溝通、交流的境界。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月桃戲下的蘋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